上交叉症候群-簡介/桃園肩胛骨治療,龜山肩胛骨治療
現代社會大家都離不開手機與電腦,常見的脖子痠痛肩膀痛也時常反覆發生,長時間下就會產生肌肉失衡導致關節活動度受限最後演變為關節退化。本篇以常見的肩頸肌肉痠痛來說明,為何你的痠痛都不會好?
上交叉症候群又稱「肩帶」症候群,是由捷克醫師Vladimir Janda所命名,Janda從神經疾病與慢性肌骨疼痛的病患上發現,肌肉對於關節活動度受限的反應與上運動神經元受損的病患模式類似,肌肉失衡的無力肌肉大多是因拮抗肌交互抑制所致,這些模式都與慢性疼痛有關。最後Janda觀察身體各部位,整理出了上交叉、下交叉與層狀症候群,來解釋慢性疼痛的主因。
常見緊繃與無力的肌群
上圖的肌肉失衡模式會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特別是環枕關節、肩盂關節、頸胸椎交接處、頸椎4-5節、胸椎4-5節等,進而演變頭部前傾、頸椎前凸過大、胸椎後凸過大、翼狀肩胛骨與肩甲骨旋轉和外展。這樣的姿勢會讓肩膀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會造成提肩胛肌與上斜方肌過度使用以維持穩定;長時間下來也會造成肩膀夾擠、脊上肌肌腱炎、肱盂關節半脫位等肩部問題,嚴重會導致脊椎退化產生神經症狀(痛、麻、酸)與肌肉萎縮。
下篇,會帶來處理上交叉症候群的要點與居家運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