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手抬不起來就是五十肩?/桃園五十肩整骨,龜山五十肩整骨,
最近很多case都是主述肩膀痛、手舉不高,都問我說是不是五十肩?那我就來寫寫五十肩到底在痛什麼?
五十肩是肩關節疼痛中很被廣泛使用的名詞,又稱肩關節囊沾黏。五十肩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通常有幾個下列特色。
◉ 好發年齡40~60歲,女性大於男性。
◉ 在沒有已知的肩膀問題,造成主動與被動的關節活動度受限,特別是肩關節外轉。
◉ 有關節囊受限模式,肩外轉受限>肩外展受限>肩內轉受限
◉ 夜晚特別容易疼痛。
◉ 影像檢查通常沒有明顯的問題。
◉ 患有全身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甲狀腺)、糖尿病的病患。
次發性五十肩
◉ 通常是在肩關節受傷後固定一段時間後發生。
◉ 肌腱、韌帶或是鈣化造成的疼痛;因疼痛而減少活動造成關節囊發炎。
五十肩可分為三期
◉ 疼痛期:約2~9個月,會出現瀰漫性的肩部疼痛,特別在夜晚最痛。
◉ 結凍期:約4~12個月,疼痛開始減緩但肩膀活動度下降。
◉ 解凍期:約5~26個月,肩膀活動度慢慢增加,但是還是會抱怨疼痛。
這是關節鏡下發現的肩關節囊發炎。圖片出處:Clin Orthop Surg. 2019 Sep; 11(3): 249–257.
五十肩好發率約2%~5%發生率其實很低,病程時間非常的長,是需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再加上,肩峰下滑囊炎、旋轉肌肌腱炎、夾擊症候群等症狀在早期都很類似五十肩,所以常常被延誤處置或是誤判。
目前五十肩的處置主要為:徒手治療、局部類固醇注射、關節囊擴張術配合徒手治療、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麻醉後肩關牽拉、手術處理沾黏、居家運動。
下篇會介紹五十肩居家運動。
資料來源:
Clin Orthop Surg. 2019 Sep;11(3):249-257. Treatment Strategy for Frozen Shoulder.
Singapore Med J. 2017 Dec; 58(12): 685–689. Physical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frozen shou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