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旋轉肌群疼痛常見的5種分類/桃園肩關節治療,龜山區肩關節治療

Neer 氏旋轉肌袖疾病分類

 

Neer氏旋轉肌分類是依照旋轉肌病理程度分類

◉ 第一階段:肌腱水腫、出血(常見於<25歲)

◉ 第二階段:肌腱炎、滑囊炎、肌腱纖維化(常見於25-40歲)

◉ 第三階段:骨刺、肌腱斷裂(常見於>40歲)

 

Neer 氏旋轉肌疾病分類

 

依據損傷組織分類

 

◉ 棘上肌肌腱炎

◉ 棘下肌肌腱炎

◉ 肱二頭肌肌腱炎

◉ 上盂唇不穩定

◉ 肱二頭肌腱不穩定

◉ 三角肌、尖峰下滑囊炎

◉ 其他肌腱拉傷(外傷、傷害)

 

依據機械性損傷與不穩定/半脫位

 

◉ 關節囊鬆弛(有/無夾擠)

◉ 單方向不穩定(有/無夾擠)

◉ 創傷合併關節囊/盂唇撕裂

◉ 重複性微創傷造成

◉ 先天性鬆弛

 

根據漸進式的外傷分類(Jobe分類)

 

◉ 第一類:純粹的肩膀夾擠(常見於年長有運動習慣的人,部分有尖峰下旋轉肌撕裂或滑囊炎)。

◉ 第二類:盂唇/關節囊的受傷或不穩定及次發性夾擠有關。

◉ 第三類:彈性過大產生肩關節前方或多方向不穩定及夾擠(盂唇變薄、旋轉肌撕裂)。

◉ 第四類:肩關節前方不穩定但沒有夾擠(外傷造成的半脫位或全脫位)。

 

根據嚴重程度與頻率

 

◉ 不穩定->半脫位->脫位

◉ 急性、復發性、固定性

 

Reference

 

◉ https://pse.is/4q3nkm

◉ 運動治療學理論基礎與實作技巧第 7 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