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膝蓋裡面痛?卡卡的?你可能是髕骨疼痛症候群/桃園膝蓋整復,龜山區膝蓋整復
髕骨疼痛症候群是什麼?
髕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通常是由於膝蓋軟骨受損或磨損,導致髕骨和股骨之間的接觸不正常。這種不正常的接觸可能會引起疼痛和不適感,尤其是在行走、爬樓梯、下蹲和坐下等活動時更明顯。
髕骨疼痛症候群的主要症狀包括:
1.膝蓋前側的疼痛或不適感較常見。
2.在膝蓋活動時感覺到刺痛或者是摩擦聲,在跑步、蹲下、上下樓時。
3.膝蓋周圍的腫脹或者是局部的紅腫,通常伴隨著疼痛。
4.行走或跑步時膝蓋的不穩定感,感覺膝蓋無法承受體重或者是容易扭傷。
5.在長時間保持靜止狀態後,起身時感覺到膝蓋僵硬或者是疼痛。
可能產生原因
1.髕骨與股骨的接觸壓力不平衡:在PFPS病人中,通常會發現髕骨與股骨之間的接觸壓力不平衡,這可能是髕骨高位(alta)或低位(baja)和外傾。
2.膝關節肌肉失衡:股內側肌失能和內側髕骨韌帶支持不足,導致膝關節內側穩定性降低,加重了髕骨和股骨之間的不正常接觸。
3.髖關節周邊肌力失衡:髖外展、外轉和伸直的肌力不足,在行走或跑步時會增加髖關節內收、內轉的角度,使髕骨產生向外拉力產生不正常的壓迫。
4.足弓降低:PFPS病人的足弓可能會降低,這可能會影響下肢的生物力學特性,導致膝關節的不正常負載和疼痛。
5.膝蓋周邊軟組織的損傷:皺臂症候群、脂肪墊症候群、肌腱炎、髂脛束症侯群、髕骨前滑囊炎等等。
6.結構問題:髕骨或股骨軟骨分離症、髕骨軟化症、骨關節炎、髕骨雙分。
如何解決?
急性期:如在嚴重的發炎狀況(紅、腫、熱、痛)時,應適時的休息、動作溫和、可利用冰敷控制發炎,並且在不痛的角度下作股四頭肌的定位收縮。
非急性期:在疼痛與發炎狀況減少後,可以開始加入軟組織的鬆動、改善下肢的動作策略、神經動作控制、骨盆核心穩定、下肢肌力、平衡性。